原创 杭州开设中医药人才培养班 携手国际2024年新澳开奖结果查询表化人才推动中医出海
中新网杭州1月5日电(张煜欢)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1月5日,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海外华人卓同年复杂疾病诊治中医药人才培养杭州班开班仪式在杭州市中医院广兴堂国医馆举行。拥有丰富海外中医药推广实践经验的国际化人才现场授课,促进更多中医药人才学以致用,全面提升临床服务和国际化能力,推动中医特色学科专科国际化发展。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中医药近年来在全球圈粉无数。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医药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在现场表示,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中医药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体系,中医临床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中医,应当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注重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注重使用非药物疗法,发挥“1+1大于2”的效应,使中医理论精髓和技术都为提高中医药疗效服务
在陈俊峰看来,跟名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此次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和卓同年教授共同面向杭州市各区基层中医开展专项培训,系统传授其诊治经验和方法,具有创新意义,有利于培养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充分发挥全科优势的名中医团队,有利于提升杭州市民对中医药的获得感、信任度。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杭州中医药迈向世界舞台,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亮点纷呈。如杭州市中医院建立了何氏妇科意大利工作站,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毛里求斯建立了海外名中医工作室,与英国约克针灸推拿学院、中德中医研究学院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以卓同年教授命名的复杂疾病诊治中医药人才培养杭州班如期开班,是我市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的又一举措。卓教授是加拿大卑诗省注册高级中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高级顾问,精通海外中医药服务规则。”上述负责人表示,希望学员把握住此次培养机会,深入钻研中医典籍,学以致用全面提升临床服务和国际化能力。
据悉,近年来杭州建成一体化全流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和“多跨协同”中医药监管体系,形成了系统完善的中医药数字生态圈,夯实了中医药人才“引、育、培”政策保障。目前,杭州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得到全面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便民惠民服务模式和监管治理范式,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医药发展指数位列浙江全省第一。
卓同年表示,中医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面向国际舞台,需要更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共同推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希望学员们能够借助这次学习机会,不仅在中医理论上有所精进,更在临床实践和国际交流方面有所突破,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1。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率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运行效能,推进服务数字化、规范化、智能化,打造全疆标杆。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够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凡具有实际需要、符合下放条件的,全部依法下放至自贸试验区。探索实施食品经营许可等“证照同办”。授权自贸试验区对食品相关产品等重要工业品生产许可证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直接受理和审批。探索将农作物种子进出口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权限下放至新疆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同时加强管理,促进种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支持乌鲁木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完善法律服务机制,集聚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积极引进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提升法律服务能力,组建涉外法律专家和律师团队,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库,开展国际法律及合规培训,提升法治保障水平。
18。推动内陆口岸经济创新发展。支持乌鲁木齐药品进口口岸建设,提升口岸运营水平。支持开展国际航线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研究开展国际邮件和跨境电商商品搭乘中欧班列(乌鲁木齐)出口等业务。积极引进国际物流企业,完善流通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物流服务,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持探索口岸联动发展,加快“单一窗口”优化升级,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与发展。依托现有机构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体系。开展口岸综合绩效评估,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完善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推动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9。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服装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织业,打造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提高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能力。利用现有对二甲苯(PX)产能,打造炼化纺产业链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纺织服装和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皮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林果、葡萄酒、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支持新疆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通过整合中亚国家初级产品、欧洲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部件制造能力,打造亚欧大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