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市场看中国年丨广西:“年味”管够 “砂糖澳门精准免费资料橘自由”升腾新年氛围
编者按:春节赶集忙!全国各地特色年货市场和新春市集纷纷开启,人头攒动、烟火升腾,形成一幅幅欢乐祥和的“年俗画”。供销两旺中,既有节日浓浓的氛围,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央广网推出系列报道《大市场看中国年》,看各地市场“火力全开”,看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央广网南宁1月27日消息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各地市场、商超越来越热闹,民众正忙着置办年货。砂糖橘是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也是年货市场的“顶流”。
广西是全国知名的“果盘子”,2024年水果产量连续7年排全国第一。广西也是全国柑橘的第一大产区,其中砂糖橘口感独特,价格还特别亲民,非常受到市民、客商的欢迎。今年的砂糖橘“热度”如何?价格怎么样?1月23日,记者走进广西大型的水果交易市场——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进行了探访。
春节临近 砂糖橘迎来销售“高峰期”
在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各类运输水果的车辆络绎不绝,两辆满载砂糖橘的货车开进了柑橘类水果销售区。车刚刚停稳,商户罗雄球便吆喝员工们打开集装箱门卸货:“我们一起把砂糖橘卸下来,赶紧摆放好,等下顾客多就忙不过来了。”
罗雄球告诉记者,砂糖橘是春节期间的“抢手货”,近期砂糖橘的需求变大了,各地的客商都来这里买。这一周以来,每天的销售量有3万斤至5万斤,比前段时间增加15%左右。
在柑橘类水果的销售区,采购的市民、客商随处可见,人们在这里购水果、办年货。南宁市民杨女士在摊位上选果,看着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砂糖橘,立马下了订单。
“大‘橘’大利,新年开新‘橘’,过年的时候少不了吃砂糖橘。砂糖橘不仅寓意好,口感也很好,家里人很爱吃。我们准备放假回家,特地过来买一点带回老家,和家人一起甜甜蜜蜜过新年。”杨女士说,她逛了一圈下来,砂糖橘都很新鲜,价格也便宜,每斤在3块钱左右。
广西海吉星公司客服中心经理王春明介绍,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的砂糖橘分别来自南宁武鸣、桂林荔浦及平乐等地,其中武鸣砂糖橘占了很大一部分。据悉,武鸣砂糖橘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皮薄肉饱满,果皮容易剥离,但又不浮皮,受到消费者青睐。
“我的砂糖橘也是武鸣的,从武鸣到这里50多公里。我们能很快把砂糖橘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当天摘、当天卖,既保障了市场的需求,也保证了口感和品质。”罗雄球说。
走俏全国 各地群众甜甜蜜蜜过新年
2024年初,11位“广西小砂糖橘”赴东北研学引起广泛关注,他们的爆火,不仅带动了南北互跨旅游的热潮,也带动了广西砂糖橘的热销。
入冬以来,广西向哈尔滨、沈阳等地赠送了砂糖橘,再次带动砂糖橘火“出圈”。如今春节将至,广西砂糖橘的热度持续升温,各地群众纷纷开启“抢购模式”。“我们是从沈阳来广西旅游的,已经来玩一周了,准备回去。”在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抢购砂糖橘的游客汪先生说,上个月在沈阳故宫领到广西送的砂糖橘,觉得很好吃,这次趁着来旅游,顺便带点回去给过年吃。
“现在我家每天都要备上两车的砂糖橘,大概3万斤,不然都不够卖!”商户陈燕在处理一早上的订单,忍不住感慨,“广西气候、土壤条件很优越,所以种出来的砂糖橘皮薄多汁肉嫩、香甜无渣、口感很好。现在好多外地的朋友都来我们这买砂糖橘,这几天,我也接待了来自湖南、贵州、湖北等地的顾客,卖得最多的一次性有200斤。”
为了共享砂糖橘的甜蜜,南宁市民也做起了“砂糖橘代购”。“家里的人都很喜欢吃砂糖橘,我又在南宁工作,出门就能买到正宗的广西砂糖橘,所以一次买了43斤,趁着新鲜马上寄到河北。”南宁市民卫女士说,过年了也想给家人寄点年货,给家里也增加点年味儿。
随着砂糖橘的热销,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也多渠道促进备货稳定,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让广西砂糖橘走进千家万户。据统计,1月14日至22日,海吉星的砂糖橘来货量达到777.5吨,日均来货量86吨,日均交易额55万元。
监制:赵净
统筹:张璐华 安琪
采制:梁瑜琳 张显(见习)
10月31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53%vol 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此次调整不涉及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指导价格。
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