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渝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支撑西部2019今晚开奖特马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成都1月16日电 (单鹏)“目前,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都出自川渝。”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场的发布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文清介绍了这组数据,“‘川渝造’成为中国制造响当当的名片,电子信息产业是川渝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支柱产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走过五年。五年来,成渝地区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在产业配套、平台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现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量、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
随着四川和重庆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加快补链强链,成渝地区一跃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新型显示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规模优势,成渝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早在2022年,该地区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就已占全国比重超30%。以四川为例,目前新型显示产业成链集群发展,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800家,产品种类涵盖了Mini/Micro LED、OLED、LCD、激光显示、电子纸等主流产品,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
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地共同追逐的目标之一。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成渝地区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集聚了一批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为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东方电气集团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两地在高端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
以“成渝氢走廊”为例,四川和重庆两地以成都—内江—重庆为主轴,以德阳、自贡、内江、宜宾等沿线城市为节点,围绕氢能产业研发、制造、应用领域,建立成渝地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氢能产业先行者和氢能产业链主企业,聚焦氢能技术创新,加大产业投入力度,营造产业集群生态,进一步增强川渝氢能产业竞争力,“川渝氢能产业发展已经迈入了关键提速期,两地正在因地制宜,加速布局氢能关键领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该公司将助力做实“成渝氢走廊”,推广车辆5000辆以上,同步拓展氢储能、热电联供等氢能多元应用领域。
近日,重庆主要的两家乘用车企业——长安和赛力斯交出了2024全年“成绩单”: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达268.3万辆,同比增长5.1%;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426885辆,同比增长182.84%。
重庆是中国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而四川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速。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两地在汽车产业的合作走深走实,“重庆产的长安深蓝汽车,离不开四川宜宾的电池。”2024年6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时说道。
动力电池企业四川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川渝地区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四川造的锂电池销往重庆汽车厂,重庆造的汽车又销往四川等全国各地。四川时代配套重庆长安汽车和赛力斯问界品牌系列车型,时代长安配套重庆长安深蓝、长安启源、长安引力、阿维塔等品牌系列车型,时代长安已成为川渝合作的典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数据显示,五年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不足6.3万亿元,2024年预计增长到8.6万亿元。项目投资是拉动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之一:近三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施重大项目708个,总投资超8.85万亿元。
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上,四川省和重庆市招商部门面向全球携手发布《成渝地区“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清单》,这份投资清单推出200个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超1.1万亿元,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大规模投资机遇的发布,意味着新一轮成渝地区投资热潮大幕拉开。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在成渝地区汇聚,将为中国经济“第四极”注入发展新动能。(完)
证监会负责同志表示,当前证监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各项工作。资本市场涉及方方面面,越是在形势复杂严峻的时候,越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捍东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