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菌菇新澳彩资料免费长期公开四大才子带来大产业 浙江让 “菌中黄金” 变成“致富花”
中新网湖州1月10日电(胡丰盛)1月10日,经过20多天精心栽培,浙江德清莫干山菌业共富项目的5G智慧菌菇房内,一个个“黄金疙瘩”如花朵绽放,煞是喜人。
人一凑近,淡淡的菌香便扑面而来,这就是成熟的金耳菌。
“临近年关,金耳菌在高端市场上特别畅销,当天就销售一空。”项目负责人吴志广笑着告诉我们,当地种植的菌棒是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经过精心管护,这批金耳菌长势非常好,每棒可收金耳菌7两左右,且品质优良。
金耳,别名黄金银耳,又被称为“菌中黄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野生金耳菌主要分布在云南等高海拔地区,对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等要求较为苛刻。
为了保证出菇的时间和品质,吴志广说,种植基地除了5G智慧菌菇房外,还建设了大数据中心,通过手机的操作系统,就可以实现金耳菌生长环境的智能化、自动化、远程化管控。“通过5G智能菇房和操作系统,我们制定金耳菌的‘个性化成长’道路,一方面减少人力,一方面也能吸引年轻人加入。”吴志广表示,现如今,基地已经实现金耳菌的数字化科学养殖。
据介绍,人工栽培的生长周期在25天左右,每个5G智慧菌菇房每年可采收10茬、产量达到12500公斤的效益。
莫干山镇相关负责人说,金耳菌具有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待技术成熟后就可大规模推广种植,这也是该共富项目成立的初衷。目前,基地已经与莫干山镇多个乡村达成合作意向,接下来5G智慧菇房会分散到多个乡村,技术人员将协助各村的强村公司以及农户进行金耳菌的种植经营,预计可以带动上千名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发生在金耳菌身上的故事,是浙江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
此前的1月6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新闻发布会上就透露,截至目前,浙江已建成绿茶、杨梅、地方猪、土著鱼类等建成单条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达到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全产业链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吴新民说,该省将探索“土特产+商贸”“土特产+文化”等新模式新业态,2025年累计培育产值超十亿元、超百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要分别达到135条和12条。
“我们会和浙江省农科院加强合作,围绕金耳菌有效成分提取、产量稳定提升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并获取发明专利。”吴志广也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与餐饮、化妆品等企业合作,对金耳菌进行精深加工,将其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完)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17日刊文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一市场上,墨菲和其他分析师认为,美国车企当下很难抵挡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墨菲说,消费者现在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很强,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超过100%的关税后,这种“忠诚度”可能会变得更加强烈。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