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民航局:今年民航春运澳门今晚必中一肖一码今晚澳门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
中新网1月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就2025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在会上表示,据预测,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面对旅客旺盛的出行需求,民航局周密安排部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好春运保障准备。
第一,全力确保运行安全。民航局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工作,2024年在全行业运输飞行总量较2019年增长12.3%的情况下,运输航空责任原因征候万时率较2019年下降74.6%,这是衡量民航安全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民航安全态势保持总体平稳。近期,国际民航连续发生两起重大事故,民航局密切关注事故调查进度,并举一反三,部署全行业结合冬季运行特点,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目前,民航局已成立春运安全专项检查督导组,赴全国各地对行业各生产运行单位冬季安全运行组织实施、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民航局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加强生产组织、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确保航空安全。
第二,完善运力支持政策。从去年10月份以来,民航局组织全行业就春运市场形势开展了多轮分析研判,并在此基础上滚动完善春运服务保障和运力优化支持政策。一是引导航空公司不断优化航线网络,通过加班、调换大机型执飞等方式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运力供给。二是支持航空公司积极为农民工、学生等集中客流提供直达包机服务,同时通过提升航空运输网络干线、支线衔接水平,完善中转便利化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中转出行选择。三是着力加强航空物流重点通道、重点区域的跟踪监测、组织协调及应急处置,确保春运期间航空物流通道的畅通有序。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18500班,同比增长8.4%,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机场等运行保障单位在确保航空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旅客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协同决策,优化运行保障流程,提升春运期间航班正常水平。二是航班发生变动时,通过短信、电话、航空公司和机场APP等途径,及时向旅客发布航班动态信息,并做好客票退改签、旅客集疏运等服务工作。三是切实提升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客服电话接听率,畅通旅客反映问题的渠道。四是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首乘旅客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在购票、值机、登机等环节为其提供出行和支付便利化服务;按照《关于印发民航机场开通“军人依法优先”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军人乘坐航班提供便利。
第四,切实做好应急处置。民航局已提前制定了冬季运行保障方案,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春运期间,要求民航各单位严格遵守冬季运行标准,制定多场景的保障预案,对恶劣天气、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不符合运行条件等特殊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效率。此外,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海南春运保障工作,今年民航局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空域的协同使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优化时刻资源配置,加大进出岛运力供给,做好与地方政府的协同联动,确保快速响应、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1月底时我们认为2024年有望在国内外多方面利好下迎来信心的重拾、吸引资金流入,2024年A股将迎来震荡向上的修复行情。龙年首个交易日开始,在假期资产表现+亮眼的消费与信贷数据共振下,A股大幅上涨。3月初将召开两会,考虑到通常A股在两会前市场多数呈现积极的表现,重点领域会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如新兴领域或政策。政策端是重点聚焦的关键点之一,如科技主线及新质生产力概念。3月底开始进入年报及一季报披露期,行业景气度预期将是影响板块间相对表现的关键。3月配置的投资策略应当聚焦受益于有业绩预期+有两会政策利好预期板块里的低估值价值股+成长型价值股。3月我们建议战略性布局科技、上游原材料、电力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岸田首相在旧金山举行会晤,重新确认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双方应共同努力,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轨道持续改善发展,共同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