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民论坛调研组 | 福建德化:瓷韵流芳,铸就产业与文化新馬會傅真辉煌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德化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文化赋能产业发展,让“软实力”作出“硬贡献”,在“文化兴”中实现了“产业旺”,以其千年不息的窑火,铸就了产业与文化的双重辉煌。
传承千年文脉,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德化县浔中镇石鼓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世界,一排排修缮一新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风格各异的柴烧工作室。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鼓村共获约5000万元投资,用于建设集柴烧、美食、旅游为一体的“瓷谷仙境”陶艺村。
如今,“瓷谷仙境”已成为泉州市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线。40多座闲置老房被修缮活化利用,整村全员开展“一清二整三美化”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柴烧展示中心、游步道、跳蚤市场、琨臻文创园、竹林山居等特色项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陶瓷文化体验创意园区,既传承了古老的陶瓷技艺,又赋予了乡村新的活力。
筑梦艺术之城,推动产业腾飞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要摆出来,还要传出去。”这一理念在德化瓷艺城•陶瓷街得到了生动体现。
瓷艺城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引进陶瓷业态商家200多个,涵盖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陶瓷雕塑作品展览及销售、德化外销龙头陶瓷企业展示窗口、陶瓷新兴文创品牌等,是名副其实的“瓷”名中外的艺术之城。
步入瓷艺城,每一件陶瓷作品都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每一步都是一场美学的邂逅。精致的茶具,以其细腻的纹路和温润的色泽,诉说着品茗的雅致与宁静;优雅的花瓶,以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绽放着花卉的灵动与生机;生动的雕塑,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和深邃的内涵,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
2021年,德化窑遗址随着“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德化县依托这一世界遗产,将德化窑的活化石——“太平宫窑”作为核心项目,围绕着可以触摸的“源于公元980年的宋代龙窑”这一主题,融合“闽台两岸陶瓷文化艺术创作”,以“文创、文教、文旅”三文理念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太平宫窑(德化)文化园。
引育人才活水,激动发展新程
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是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公办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为德化乃至全国的工艺美术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通过聘请工艺美术大师、能工巧匠、企业高管作为兼职教师,组建“业界大师+学界名师”跨界双导师团队,开展“大师班”“大师+名师”工作室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学院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9个,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德化陶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德化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文化灵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彭文祥评价道,“德化县的发展有历史,也有未来,要从历史的维度、比较的维度和世界的维度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篇章,要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产业和文化发展的粘合剂,推进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作为德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德化陶瓷不仅展现了当地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更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设计理念与技艺的传承,有效结合文化底蕴与产业智慧,成为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关键力量。
千年窑火续华章,瓷韵新声振四方。未来,德化县将继续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让这一中华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人民论坛网 执笔:人民论坛调研组)
“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上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以提升企业和市场主体预期、信心、意愿和能动性为抓手,促进资本和资金更精准、畅达地为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以量的合理增长支撑实体经济企稳向好。”
冯栢文认为,澳中两国高层接触可以为改善贸易关系铺平道路,并为双方企业打开大门。“我们希望此访将为希望扩大或巩固在中国市场的澳企带来更多机会和明确方向。”
对于当前日益严峻的南海局势,黄永宏表示,有关各方应该为南海局势降温,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在亚洲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变,代价是无法承受的。黄永宏此前一天在北京香山论坛全体大会的发言中表示,“和平并不稳定,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和平都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说,“欧洲和中东发生的事情绝不能在这里发生。亚洲、欧洲和中东同时发生冲突对世界将是灾难性的。不论出于什么理由,不论诱发原因是什么,在亚洲爆发实体冲突将是毁灭性的。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