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168开奖场直播結果开奖结果春走基层)苗家“辣妹子”张莉的“新年计划”
中新网义乌1月27日电 题:苗家“辣妹子”张莉的“新年计划”
作者 钱晨菲 陈丽媛 夏斌婷
“新工作室春节后就要开了,我要和伙伴们商量,如何以新的载体和形式,把工作再往前推一推。”赶在除夕前,苗家“辣妹子”、浙江金华义乌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发起人之一的张莉风风火火地回到了其位于当地佛堂老街的工作室,与大家探讨“新年计划”。
一进屋,美食的味道扑鼻而来。
维吾尔族大哥亚森带来了自家店里的烤包子,和其他人带来的粗粮牛肉粒、湘湖血鸭、东乡族小食等,摆满了长桌。一顿没有相约的午饭,吃出了团圆的味道。
在义乌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里,26.62万名民族同胞正在打拼,形成了独特的“石榴籽效应”。
2024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张莉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摸索多年,她有了一套接地气的“民族团结工作法”。
2020年,张莉牵头成立“茉莉花”民族工作室。通过义乌市“百县万品”展销中心“全国巾帼助农创业浙江基地”直播室,她和伙伴们先后帮助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各民族同胞销售特色农副产品超亿元。
众人边吃边聊,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工作上。
“义乌经济活力强,各民族新义乌人多。美食可以帮助他们融入这里。”亚森有感而发。
21年前,亚森来到义乌打拼,如今开了3家烤肉店。热情信义,加上做得一手民族美食,亚森的店越开越大,雇了10多个民族的50多名员工。他经常放下生意做公益,免费给周边民众送去新疆抓饭,没想到“赚回”一大批老顾客。
美食是一条甜蜜的纽带,也是以文化人的剖面。
“以美食为媒,展民族文化之美,可以凝聚共富共识。”想起此前佛堂“十月十”各民族美食展上人头攒动的场景,张莉有了主意,“我们可以把多民族美食摆上佛堂的长街宴席,大家同吃一桌饭、同感民族情。”
这顿饭,张莉是笑着吃完的。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所以能做好,就是因为身边有这么多随时都可以“放下生意回馈第二故乡”的兄弟姐妹。她常被问“天天忙着工作室的事,你自己的生意怎么办”,和这些兄弟姐妹一样,她相信水涨船高的道理,更好的义乌会带给自己更好的未来。
“义乌文化底蕴厚、商业氛围浓,与各民族文化碰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和商业价值。”张莉介绍,为了让各民族同胞的产品得到展示、价值不被辜负,她把工作室设计成一座民族文化展示馆。
苗绣钱包和冰箱贴、点翠缂丝饰品、文创艺术瓷瓶,还有适用于旅拍租借的民族服饰,在灯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张莉将其文化故事、传承技艺娓娓道来,本打算只来参观的访客纷纷下单。
送走客人,张莉给工作室伙伴卢昊发了条短信:“看到丝路情瓷瓶,新一年我有个想法,快来工作室商量下。”
27岁的卢昊是义乌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里的小年轻,大学毕业后就跟着张莉在民族地区走村入户。
“‘一带一路’+民促+共富。”张莉一开口,卢昊就理解了:“你想借助义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把各民族同胞的产品卖出去?”
张莉笑着点头。“在义乌的各民族同胞中,外贸销售高手多,整合大家的海外云仓、直播流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张莉想到仫佬族民促会会员韦琳、蒙古族姐妹塔娜、把饰品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壮族姐妹王丹,还有开发畲族文创产品的蓝晓燕……他们借助义乌的平台和资源,都已成为家乡的共富领头人。
张莉拿起手机,给他们一一发去短信。短短几分钟,张莉的手机响个不停,共收到22条短信。
“石榴籽虽小,紧紧抱在一起,也能带来馥郁琼浆。”张莉边说边笑着回起了信息。(完)
涉事的兰亭书馨幼儿园系当地一所民办幼儿园。28日下午,该幼儿园小二班的一位小朋友家长告诉澎湃新闻,27日晚7点左右,孩子开始呕吐,“情况很严重,一喝水就吐,前后共吐了七八次,最后胆汁都吐出来了”,后送往医院输液,目前情况有所好转。
我记得去年3月抵达日本履新时,日本媒体在机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努力维护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因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一年来,我怀着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同日本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努力推进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我始终主张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管控处理。这不仅是过去两国关系重建发展的宝贵遵循,也是未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