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推动古文化廊道资源“串香港资料大全 正版资料珠成链”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电 (范宇斌)洱海生态廊道、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以“廊道”为名,中国多地纷纷培育文旅产业新热点。与此同时,文旅资源的“串珠成链”催生着City walk(都市漫步)、Country walk(乡村漫步)的火热兴起。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遗存。如何更好利用上海古文化遗址、遗存资源,推动商旅文高质量融合发展?一年来,民盟上海市委会多次组织实地调研和专家研讨。正在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民盟上海市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上海古文化廊道资源‘串珠成链’、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的建议”提案。
上海古文化廊道是位于上海西部的最早海岸线古冈身沿线的一条线性文化遗产走廊,涵盖青浦、松江、闵行、金山、奉贤等区的69处古遗址。其中,青龙镇、福泉山、崧泽、广富林、马桥五大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跨越马家浜文化至明清等历史时期,是实证上海6000年历史,破解“何以上海”“是以上海”的关键密码。
目前,在上海古文化廊道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廊道沿线的各行政区都进行了探索:位于青浦区的崧泽遗址博物馆2014年对外开放;位于松江区的广富林遗址景区2018年对外开放;闵行区已设立马桥文化基本陈列馆……
民盟上海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除广富林遗址开发比较成熟外,上海古文化廊道沿线文化资源目前大多停留在地下沉睡状态,保护与利用总体规模小、品级低,开发开放程度不高,尤其是没有发挥古文化传播与文旅消费的相乘效应。譬如,昔日繁华的东亚贸易大港青浦青龙港,如今鲜有人知。许多古文化遗址因地处偏僻乡村,尚未实现文旅消费一体综合开发。
长期以来,上海古文化廊道沿线的古文化遗址“守着脚下宝藏、束缚地上民生”,遗址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亟待统筹规划。随着浙江良渚遗址群、安徽凌家滩遗址等古文化遗址保护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表明在保护基础上激活地下沉睡的文化资源,可创新转化为发展新资源。
作为长江下游文明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古文化廊道沿线的古文化遗址既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上述提案称,上海应加快推动古文化廊道科学规划,建设成具有海派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遗产传承廊道。
为激活这些沉睡的文化资源,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建议,要加强统筹,同步编制遗址保护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突出重点,以市级重大文化项目实施牵引区域文旅消费市场发展;串珠成链,培育打造上海及长三角文旅消费新热点。
针对目前上海尚无一座严格意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提案建议将遗址富集、地处上海古文化廊道中心枢纽的青浦区作为先行区,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青龙镇遗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完)
2022年6月的茅台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丁雄军在谈到mini茅台比正品茅台更贵时曾表示:“你懂的嘛,释放了一些信号。”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本轮调价系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来的第8次调价。之前的调价时间分别在2001年、2003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8年,调整幅度在10%-35%区间。
乍听上去,“房票”一词颇具年代感。搜索相关历史报道发现,从2005年起就有部分地区尝试给拆迁户发放房票购置新房,后在2015年左右因棚改货币化的浪潮推广开来,并随着2018年棚改的退潮而“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