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甘肃人大:着眼澳门 今晚开良法善治 不断提升立法质效
中新网兰州1月22日电 (记者 丁思)“地方立法的关键在于务实管用,要针对问题立法,与时俱进修法,确保法治统一,体现甘肃特色。”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马廷礼21日在兰州表示,该省着眼良法善治,不断提升立法质效,全年共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15件,审查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31件。
21日下午,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马廷礼在会上作《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该工作报告披露,过去一年,甘肃省人大聚焦建设经济发展的现代甘肃,以推动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为重点,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质量强国战略,制定首部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和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管理条例。破解行政执法主体缺位、机构性质不够统一等问题,制定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
聚焦建设山川秀美的现代甘肃,作出修改实施水法、渔业法办法的决定。出台噪声污染防治若干规定,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审查批准城市绿化、水源地保护、垃圾分类等市州法规,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
聚焦建设文化繁荣的现代甘肃,制定陇剧保护传承条例,开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保护立法调研,审查批准文明行为促进、花儿保护传承等市州法规,推动做强特色文化品牌。
聚焦建设社会和谐的现代甘肃,制定出台燃气管理、反家庭暴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开展物业管理服务、家庭教育促进、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立法调研,依法推动主动创安创稳。
“一年来,我们广纳民意开门立法,搭建智慧立法平台,用好立法研究咨询基地。”马廷礼说,深化拓展“临洮模式”,敦煌获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利用各类“民意直通车”,围绕24件法律法规征集意见建议1290多条、采纳280多条,不断畅通民意入法渠道。
针对2025年主要工作,马廷礼提出,要以更好成效展现担当作为。完善立法工作格局,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认真落实年度立法计划,制定数据、开发区、节约用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条例,就着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决定。(完)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在B2C市场,新通话、云手机、裸眼3D等业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
此外,2月26日,华为发布了通信行业首个大模型。华为方面表示,华为通信大模型提供关键的智能化技术能力,瞄准业务创新与运营运维提效,促进网络生产力提升,实现5G-A时代的智能化目标。